N0.36 明日的Honda汽車電氣化策略發表

by aki
撰文 方志男     照片Honda Motor Co., Ltd. & Acura Precision Crafted Performance.

在全球電動車發展方興未艾、卻沒發現只是轉嫁碳足跡給傳統非綠能發電廠的此時,「ホンダ」正式在2002年4月12日公佈本田集團未來的四輪汽車電動事業計畫,將以Honda與Acura雙品牌的汽車科技實力,全力回擊市場上自喻一流的電動汽車對手。本田集團這次將在2030年實踐200萬台以上電動汽車的宣示,彷彿以Honda賽車魂的冠軍白搭配天照大神(日本丸),象徵旭日終將再起、榮耀全球大地。

 

GM與Honda攜手主流電動汽車開發


美國本田於2022年4月5日再度發佈:美國通用汽車GM與Honda合作開發市場主流款式電動汽車的重磅資訊,這也是繼去年我們在Honda情報No.05No.15No.17分別報導過,GM與Honda雙方針對BEV(電動汽車)攜手合作、共用大型豪華LSUV電動車底盤平台打造Honda版本的Prologue系列、以及在栃木縣展開無人車提供行動服務(MaaS)之後,再次宣示將以姊妹車形式、一起進入汽車市場最競爭的價格帶。
1. GM與Honda預計在2027年於北美汽車市場,展開全新EV電動車款的銷售活動,並切入消費者熱門的預算區間。
2. Honda與GM的合作目的在全球生產數以百萬輛計的電動汽車。
3. GM與Honda將共同研發「跨世代」的先進電池。
註: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
 

Honda以旭日綠能榮耀大地的計畫


延續過去接近一年來,博達汽車的Honda情報不斷為你更新、有關本田集團在全球各地所發展的電動車訊息,本月5日在東京的本田集團總部,由Honda與Acura品牌全球執行董事、總裁暨執行長 三部敏宏先生,再次向全球媒體與Honda鐵粉宣告:「四輪汽車邁向電氣化」的事業發展進度與明日的努力方向。

1. Honda與Acura將努力改變現有的營運模式,從傳統的硬體銷售業務(摩托車、汽車、汎農用動力機械製品、船外機、航空發動機與飛機等),擴展到整合硬體和軟體的跨世代產品,提供給客戶嶄新的服務體驗與價值。
2. 未來10年投資約8兆円(日元)用於電動車開發上、5兆円(日元)用於研發電氣化系統控制的軟體介面與投資軟體介面的相關用途上、以及1兆円(日元)用於電動車所創造的全新領域與資源循環再利用等,以加速Honda與Acura全面電動化的過程。
3. 預估到2030年,本田集團將在全球發表30款EV電動汽車、計畫達成年產超過200萬輛EV電動汽車的市場規模。
4. 啟動固態電池實際驗證流程與生產計畫,投資約430億円(日元),計劃在2024年春季開始量產。
當日與會的有本田集團全球執行董事、總裁暨執行長 三部敏宏(みべ としひろ)社長、執行董事暨副總裁 竹内弘平(たけうち こうへい)副社長、以及執行董事 青山真二(あおやま しんじ)常務,以下文章為媒體發表會的節錄摘要。圖片中的主講人為 三部社長。

 

Honda朝向全面電動化努力


本田集團期許自己是一家以「零污染」來實現人類能自由移動,同時創造出豐富生活樂趣,並成為足以「支持人類永續發展」的企業。

現有Honda事業的永續發展

在過去幾年間、Honda在事業體「永續發展」與「創造成長」的策略之間拉扯,在產品、營收與新技術領域間,努力維持著平衡,避免過度浪費影響本田集團的永續發展。達成例如:
1. 汽車事業體能穩健成長,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的衍生車款數量已經比2018年時減少一半,目標在2025年僅剩下2018年全產品線的1/3車款。
2. 汽車生產成本的目標是比2018年時降低10%,未來我們會持續加速推動關於「永續發展」與「創造成長」的各項政策。

Honda獨特的進場方式

進場兩字之於飛行,是區別與辨識航機離開前一個、飛往下一個飛航管制空域的說法,就如同飛機降落前於下滑道起點的最終進場點,攸關機上乘客的生命安全,又好比本田集團的未來。

全球最大內燃機引擎製造商–Honda給自己的碳中和使命

Honda規劃在2050年實踐品牌碳中和,等同於涵蓋所有與本田集團相關的各項Honda、Acura產品與企業活動,包含現有的摩托車(Honda二輪事業)、汽車(Honda & Acura四輪事業)、本田動力產品(Honda Power Product)、船外機(Honda Marine)與飛機(Hondajet)。
本田集團所推動的電氣化策略,不只是電池與馬達所構成的EV電動車動力系統、全面以電動化傳統取代內燃機引擎而已,Honda更重視生產製程與消費者使用時所存在、各種面向的「碳排放」與「碳足跡」數據能降低或徹底消除,以具體實現今日全球最大內燃機製造商(年產超過3000萬具引擎)–Honda品牌的碳中和目標。

Honda在明日的二輪摩托車、四輪汽車與汎用動力機械的電氣化過程中,所謂的「全面電動化」時間表,會參酌各個國家與地區客戶的「使用便利性」、「替代性能源所產出的碳排放」、消費者「使用時的能源付出成本」與「碳足跡」等,為所有類型的移動方式,提供「個別對應」的電動化解決方案,例如運用氫氣(氫燃料電池車)與可交換式電池系統、將不僅限制於在車內,甚至向外延伸至位於Honda經銷商的氫氣發電站(Honda情報No.34)、以及源自於Honda Smart House智能房屋架構的Honda Smart Charge智能充電(Honda情報No.17)等。

本田集團在未來、將更致力於創造出BEV電動車的「能源回收共享平台」,讓每一具Honda動力系統都具備著「移動式能源提供者」的角色,讓全球的「綠色能源轉換再利用」、得以衍生出更多種有效率的方式,這也是本文前方所揭示有1兆円(日元)、將用於電動車所創造的「全新領域」與「資源循環再利用」等。

Honda為強化電動事業推進所進行的本田集團組織變革

本田集團(Honda Group)將從以往的各自分工走向統合,例如2022年4月1日以前本田技研工業旗下,以摩托車(二輪事業)、汽車(四輪事業)、動力產品(汎用製品)劃分的組織已成絕響。博達汽車在Honda情報No.33已詳細報導過。


本田集團自2022年4月1日起、維持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核心,將擺在「電動產品與服務、電池、能源、移動式電源供應與氫能源」,新組織架構以「事業發展本部」透過辦公室軟體應用強化(大數據整合相關電腦設備)、與各分公司緊密相連,用以來消弭「電動事業開發」與「新事業開發」兩者之間因為無效溝通,所存在的相互衝突、重複投資與複雜的彼此干涉..等問題,進一步減少事業發展所造成的資源浪費。
回到創辦人 本田宗一郎社長還未退休前(1973年10月)的組織架構,誠實面對沒有什麼是開發起來放在旁邊而不賣錢的消遣。

四輪電動汽車事業計畫


電池採購策略

電池是Honda轉型到EV電動車時代的關鍵要素,本田集團針對全球電池採購擬定出下列兩點策略方針:
1. 從現在開始解決眼前存在的EV電動車電池供應問題:強化Honda與其他企業的液態鋰電池合作,確保在各區域的採購能維持穩定。
▲北美:從GM通用汽車採購「Ultium」電動車電池平台,除了GM通用汽車,我們正在考慮建立一家合資企業進行電池生產。

【美國GM Ultium網頁】

▲中國:進一步強化與CATL(寧德時代)的電池合作。

【中國寧德時代網站】

▲日本:從Envision AESC(遠景動力)採購輕型EV電動車電池。

【日本遠景集團網站】

*著作權說明:「Ultium電池與Flexible全球化底盤」圖片來自Honda合作夥伴GM美國通用汽車。

2. 從2020年下半年起:加快跨時代電池的自主開發工作,開發中的固態電池已進入實際驗證流程,也投資約430億円(日元)建設生產工廠,計劃在2024年春季開始量產。

EV電動汽車事業啟動

具體的EV電動汽車上市計畫如下列說明:
1. 從2020年下半年起:適合全球各區域市場特性的產品會陸續推出。
▲北美:Honda與GM(通用汽車)共同開發的兩款中大型EV電動汽車將於2024年上市,Honda品牌:全新SUV「Prologue」車款與Acura品牌:SUV車款。
▲中國:至2027年將陸續推出10種EV電動車款。
▲日本:2024年上半年將推出100萬円(日元)等級的輕型EV電動商用車,緊接著陸續推出個人的輕型EV電動汽車、與SUV型EV電動汽車。

2. 自2020年下半年起:從Honda e開始進入EV電動汽車的市場領域探索開始,Honda將以全球視野開發出最佳EV電動汽車。

★計畫自2026年起,推出「軟硬體完整開發」的跨時代EV電動汽車平台「Honda e: Architecture」以應用在Honda與Acura產品。

★透過Honda與GM(通用汽車)的合作開發出「EV電動國民車」,目標設定在「市場價格」與「續航里程」、都能媲美「傳統汽油車使用習慣」的全新EV電動汽車,預計2027年起在北美汽車市場以姊妹車形式、一起進入最競爭的市場價格帶,期待EV電動國民車能再次定義汽車工業的里程碑。

EV電動汽車生產體制

▲關於EV電動汽車生產工廠,除先前公佈的中國武漢外,Honda也計劃在中國廣州建立EV電動汽車專用工廠。
▲Honda同時計劃在北美建立EV電動汽車專用生產線。
從今天算起到未來的7年半時間,Honda與Acura將從最入門的輕型EV電動商用車起、到最頂級的旗艦車款,完整地在本田集團的全球產品線中、投入30種全新EV電動車款。
★唯有努力達成今日說明的各種策略,本田集團才有機會在2030年達成年產200萬輛EV電動汽車的目標。

 

強化EV電動車事業相關軟體整合


Honda電氣化的終極目標,是將所有EV電氣化移動載具(摩托車、汽車與汎用製品)的效能發揮到極致,Honda希望消費者除了自己本身的EV載具是儲蓄電力者之外,也能夠是一位電力供應者、而不僅是一項只想到自己的EV移動載具;Honda將投資跨領域平台來連接EV載具彼此之間的關係,進而提供更大的價值。
例如:降低碳排放、降低碳足跡、讓EV電動車不再只是轉嫁碳排放給傳統的火力發電廠,其實真正的環保、需追溯碳足跡再計算回到EV移動載具本身。
可能有人會說,那用核能發電啊!問題是你處理核廢料的行為還是會產生碳足跡。而發電廠產出的電能若無法儲存在蓄電池中,也只能接地浪費掉;就如同許多傳統工廠在作業時產生的熱能,若沒有透過汽電共生系統等回收再利用技術,也只能釋放在大氣中浪費掉,這才是碳排放問題無解的主因。

在台灣你以為開電動車就環保了嗎?不,只是你的碳足跡被轉嫁給火力發電廠而已,更別提你的電動車回收時會排放多少碳。當你明白台電發電廠、所產出的電能是無法儲存的這件事時,說不定你跟本田動力買一台發電機回家幫電動車充電,所產出的能源效益與二氧化碳排放量,都比你Plug-in台電的碳足跡還要好。
當然,這本來就不是消費者需要擔心的,這些問題明日的Honda與Acura會幫你處理,你只需要購買並開心使用即可。
深入思考本田集團對於EV電動車的產業策略後,你會發現Honda仍維持著創辦人 本田宗一郎先生所立下,為人類永續發展而存在的心意。

為此,本田集團正在努力建立一個「跨領域的互聯平台」,將EV電動汽車與各種EV移動載具產品視為「個別終端機」,將每項產品中儲存的電能、願意加入共享電能的資訊,透過「跨領域的互聯平台」串起彼此之間的電力互助與共享。
從傳統EV電動汽車Plug-in單方面的被給予電力,反向成為你不使用EV移動載具時、願意將車上的能源挪出來共享;經計算後,在最低的碳排放與碳足跡的時間帶、再充電到屬於你的EV電動汽車上,降低公共電網的負載,進而降低對傳統火力發電與核能發電的依賴,達到降低碳排放的終極目標。
因此,Honda將繼續與全球EV電動載具的用戶,共同創造全新的綠色能源價值。
在Honda電氣化過程中「電池」所扮演的關鍵角色,將從原本的只是提供馬達能量這種單純角色,透過軟體與跨領域的互聯平台整合,成為推動碳中和與Honda零污染的重要角色。
本田集團也會積極尋求與共享能源議題相關的異業結盟機會,讓彼此間的綠色能源投資能發揮出最大效益,落實保護環境的零污染初衷。

 

支撐Honda轉型的財務方針


本田集團全面朝向EV電動化改革的同時,將從原本Honda與Acura品牌只銷售硬體的商業型態,轉型成硬體再加入適應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軟體,以擴大Honda與Acura消費者的移動樂趣,創造出使用本田集團EV電動化產品時、能高枕無憂的概念;期盼能不再有里程焦慮、不再有能源費用太高或無法容易取得等,這些EV電動車過渡時期所獲取的消費者心聲。
以目前時時刻刻都在變化、Honda與Acura必需緊跟上世界腳步的跨時代EV電動汽車事業領域為例,我們可以預見在2030年以後,本田集團勢必要面對更多、更複雜的事業對策。為了實現我們所規劃的跨時代「EV電動化」、以實踐品牌碳中和的願景,眼前的我們將重心擺在「鞏固現有事業」的核心議題上。

改善Honda與Acura的盈利結構

在Covid-19疫情、全球半導體短缺與俄烏戰爭等,嚴峻的經營環境下,本田集團現有的事業體透過全方位的降低成本、改善事業體結構,以維持正常營運讓事業基礎能堅如磐石。
我們相信中長期獲利目標、仍可維持(ROS)7%或以上的水準,結算至2021年底,本田技研工業的儲備現金流仍維持在1.9兆円(日元),本田集團的財務狀況仍相當健全。

未來10年的資源投放與外部採購

☆預算約8兆円(日元)將投入作為「R&D研發費用」、約5兆円(日元)將分別投入「電氣化系統控制軟體介面」的研發(約3.5兆)與「軟體介面相關用途」的投資(約1.5兆)。
☆未來10年將投資約1兆円(日元)用於電動車所創造的「全新領域」與「資源循環再利用」等。
☆本田集團每年將再投入100億円(日元)左右,以積極的態度擴大技術專利權掌握、以及有利於事業體發展的投資項目,維持Honda與Acura的競爭力。
☆基於需要外部資金來做投資緩衝的想法,今年3月在美國發行總額27.5億美元的綠色債券(請參閱Honda情報No.34報導),本田集團將把這筆資金用於EV電動車、FEV氫燃料電池車等「零排放汽機車」的開發和製造,加快實現「社會環境零負荷」的環保目標。

 

Honda與Acura跑車


即使是在挑戰碳中和與推動本田集團電氣化的此時,我們仍維持著為Honda與Acura客戶提供駕馭樂趣的思維,明日Honda仍將承襲本田魂就是賽車魂的精神,在EV電動汽車時代、展現出Honda與Acura的不羈性格,我們將為全球Honda與Acura消費者推出的兩款跑車,敬請拭目以待。

 

美規版HR-V外型公開


美國本田於2022年4月4日公佈全新HR-V美規版的外觀照片,確定與師承日本市場Vezel車款的HR-V亞大版分道揚鑣,簡單講就是即將上市的台灣版跟北美銷售的HR-V是兩部設計感完全不同的新車。
台灣版全新HR-V相關資訊,請與博達汽車聯繫。

 

全新Civic Type R原型車刷新鈴鹿賽道單圈紀錄


本田集團在4月7日公佈:全新Civic Type R測試車以2分23.120秒的成績,刷新日本鈴鹿賽道(Suzuka Circuit)前驅車(FF)的最快單圈紀錄,先前的紀錄是上一代的Civic Type R Limited Edition所保持。
全新Civic Type R預定在今年夏天與大家見面!台灣可能要再等一等。
關於鈴鹿賽道對於本田的意義,請參閱Honda情報No.5No.6No.7相關報導。

看完本期的Honda情報,你是否和我一樣、對明日的Honda與Acura將要推出的能源共享EV電動車更加充滿期待呢?我們下期在見。

You may also like

這個網站的縮圖由 ThumbPress 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