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 方志男 照片 Honda Motor Co., Ltd. & Acura Precision Crafted Performance.
「ホンダ」於9月12日、在東京發表Honda二輪事業(摩托車)於2040年完成碳中和的事業計畫,具體說明本田集團核心(二輪事業)未來18年的發展方向,緊跟著四輪事業部9月8日起、在日本Honda On網路商店推出訂閱式Honda e電動汽車服務的步伐,逐步落實2050年達到「Honda品牌碳中和」的目標;美國本田在這兩週,也展開Honda品牌旗下全新第6代CR-V與第4代Pilot TrailSport的宣傳活動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EV電動車時代來臨前,Honda踏著穩健步伐前進的相關資訊,又或許,你跟我一樣也是故事的其中一頁主角。
本田技研工業74週年生日快樂!

2022年9月24日是本田集團核心–本田技研工業成立滿74週年的日子,照片為「ホンダ」企業的原點、静岡縣浜松市的野口工場。74年前的這天、先社長 本田宗一郎以下,員工34人規模的小公司展開Honda產品製作。時至今日,你我熟悉的Honda已成為本田集團、是一家在全世界擁有18萬名員工以上、複數商標品牌(Honda, Acura, Hondajet)、更涉足元宇宙與太空事業的超大型跨國企業。本田集團創造顧客喜悅的心意、卻是一路走來始終不變。衷心感謝這74年間陪伴本田集團成長的每一位從業員、相知相惜的Honda、Acura與Hondajet顧客。
也深深感謝在過去20年間與博達汽車結緣的你,讓我們繼續迎接風再起時。
四輪新車網路商店「Honda ON」展開「Honda e」訂閱專案

「Honda On」網路商店在過去10個月的營運期,已證明新車銷售可藉由網路遠距服務、讓消費者無須抽空親臨展示中心,即可完成簽約動作的價值,尤其能兼顧Covid-19防疫與消費活動,顧客與Honda Cars營業員之間即使少了傳統面對面的銷售商談模式,藉由「Honda On」智能平台可簡單透過智慧型手機完成新車購買的各項服務流程。
「Honda On」自2021年10月開業以來,日本消費者可簡單利用手機註冊會員、隨時在線掌握購車諮詢服務,透過網路購買EV電動汽車的顧客、更超越Honda Cars實體店鋪回饋數據的兩倍以上,其中70%的會員居住在目前Honda Cars開發區域以外。

因此,本田集團9月8日在日本四輪汽車事業網路商店–「Honda On」,啟動指定車款「Honda e」訂閱式服務方案,包含基本選項費用和維護費用在內的月費為日幣58,960円,直接回應部分「Honda On」網路商店消費者較為偏好「想購買一輛EV電動汽車」的購車需求。另針對70%的會員居住在目前Honda Cars開發區域以外的服務質量問題,再提升神奈川縣、埼玉縣與千葉縣、這三個EV電動汽車需求量比較大的縣。
作為這次網路限定的訂閱專案車型為Honda e Honda ON-exclusive option“European style”,配備原本只提供給歐洲地區Honda e選配的藍色外觀裝飾配件,再加上免費車載Wi-Fi每月最高10GB/月、車載螢幕在線擴充服務申請、以及涵蓋緊急送電等道路救援服務的汽車保險。Honda e訂閱式方案以網路回饋數據做發想,能滿足計畫購買EV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需求。
在未來「Honda On」網路商店將與「Honda Cars」實體通路一起發展,提供消費者超乎預期的購車體驗。
註1:文章中的日本市場售價(2022/9/1揭示)乘以新台幣匯率換算之後,建議乘以1.6~2.0 倍數(業界粗估計算方式),這樣比較接近實際新車抵台之後的交易價格。請勿直接以即時匯率按計算機比較,而誤會車賣得比較便宜。直接換算匯率並不具備參考價值,1.6~2.0倍數源自業者在海外購買新車辦理進口之經驗,加上運費(陸海或陸空運)、進口關稅、政府部門有關新車審核檢驗與倉儲等相關費用、與代辦業者利潤等。日本市場使用車輛的整體開銷與台灣截然不同,可自行上網查詢。
Honda挑戰二度創業–摩托車事業的碳中和策略

本田集團透過二輪(摩托車)、四輪(汽車)與汎用製品(本田動力)等產品,每年與全球3,000萬名以上的顧客建立起關係,成為世界最大的引擎(意旨動力機械)製造商。在這其中二輪事業(摩托車)占比更達到本田集團的2/3,對2050年Honda品牌碳中和影響甚鉅,Honda面對2050年碳中和、面對EV電動車時代,彷彿回歸初心,必須全部打掉重練的概念。關於四輪「Honda汽車電氣化策略」請參閱Honda情報No.36相關報導。

然而2輪(Honda摩托車)在世界各國奔馳的行駛範圍比起4輪(Honda汽車)、更擴及環境條件相對嚴苛的貧瘠偏鄉是既定事實,對於累計銷售量已突破四億輛的世界第一摩托車大廠–Honda來說,更是難以迴避的重要課題。
尤其是始終在追求環保的本田集團,更是責無旁貸。
摩托車實踐碳中和的方法

本田集團於2022年9月13日由副社長–竹内弘平(たけうち こうへい)與常務董事–野村欣滋(のむら よししげ),在東京宣佈:二輪事業(摩托車)以電氣化來實踐2040年碳中和的事業計劃。

簡單來說,本田集團的碳中和計畫將站在ICE(內燃機)、也就是Honda讓世人印象深刻的引擎技術上開發EV電動車產品,由本田集團自主掌握「設計開發」、「生產製造」與「獨家專利權」;不像業界普遍採外包方式、假他人之手拼裝出EV電動車產品,我們將持續仰賴「Honda R&D本田技術研究所」以挑戰未知、來繼續Honda永續經營環境保護的企業精神。
相關細節如以下說明:
1.為了Honda在2040年實現所有摩托車產品的碳中和,本田集團將持續致力於ICE(內燃機)發展,並以加速推動摩托車電氣化,作為Honda面對未來環境策略的主軸。
2.到2025年底前、於全球推出超過10種電動摩托車款,目標訂在未來五年內能銷售出100萬輛電動摩托車,結算至2030年達成年「銷售350萬輛電動摩托車」的門檻(相當於Honda總銷量的15%左右)。
3.Honda將繼續引領摩托車同業一起努力實踐碳中和,並透過高科技軟體的運用,提供消費者兼顧「操控樂趣」與「嶄新附加價值」的摩托車產品。
全球電動2輪市場推移

若以電動摩托車現況來看,可以簡單以騎乘時的最高速度分成三類,分別是:
電動自行車(EB–最高時速在25km/h以下)、
輕型電動機車(EM–最高時速在25-50km/h)與
電動摩托車(EV–最高時速50km/h以上)。

目前,全球電動摩托車市場約為5000萬輛,中國市場大部分為EB(電動自行車)與EM(輕型電動機車),其他國家的電動摩托車市占率正逐漸擴大。
例如,在印度市場中、EM輕型電動摩托車兼具輕便與合理價格已站穩市場,再加上印度政府的碳中和促進政策,使得EV電動摩托車需求正急劇增加中。
Honda在不斷擴張的電動二輪市場中,將推出能滿足廣泛需求的完整電動摩托車產品線。

在此同時,Honda仍持續研發ICE(內燃機)引擎、在提高燃油效率、放大動力的同時能兼顧省油性,同時尋求能與碳中和燃料相容的彈性。
Honda已經在車神洗拿(Ayrton Senna)的故鄉巴西市場,推出可兼容「乙醇(工業用酒精) 」或汽油的flex-fuel(E100)彈性燃料車型,E100為100%乙醇。
Honda計畫在摩托車需求量龐大的印度市場,於2023年推出flex-fuel(E20)彈性燃料車型,E20為20%乙醇;緊接著2025年推出flex-fuel(E100)彈性燃料車型。
從通勤到休閒娛樂能全面滿足的Honda摩托車產品線

為了滿足全球2輪摩托車消費者的多樣化用途和需求,掛上勝利女神羽翼的Honda摩托車完整的產品線從小型通勤速克達、到大型公路休旅車與越野車都備齊,在全球人類可移動的地表上奔馳,足跡遍及三大洋、五大洲、有些開發中國家甚至連道路的基礎設施都欠缺,與收入相對富有且穩定的已開發國家的公路設施相對完善,Honda摩托車商品的地區適應性非常高,總是能發揮「最佳性能」與「高妥善率」。
在新開發中國家、Honda通勤用摩托車款就像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命線,能穩定奔馳在未鋪設鵝卵石或柏油路面的泥濘道路上,可靠度口碑一直是顧客選擇Honda、創造出龐大2輪摩托車需求量的主因。
在不斷擴大的市場中,Honda將推出能滿足市場味蕾的電動摩托車,計畫到2025年底之前推出10種以上的電動摩托車款,完整的產品線包含通勤到休閒娛樂的所有車款。簡單說明如下:
1.通勤電動摩托車–
近年來,隨著公司行號的環保意識提升,企業本身對於電動摩托車的需求也在增加,對此本田技術研究所開發了「Honda e: Business Bike」系列,已獲得日本郵政與越南郵政採用。Honda也正在加速商業用電動摩托車的海外事業計畫,例如已經與泰國郵政開始試營運,本田集團計劃2022年9月起在泰國工廠開始生產與銷售「BENLY e:」,採用可交換電池的「Honda Mobile Power Pack」,解決「續航里程」與「充電時間」等,影響電動摩托車普及化的關鍵問題,這些電動摩托車款可完美運用在「快遞」、「宅配」與「外送服務」等,小包裹類的輕量商務用途之中。另針對個人化用途,Honda計劃在2024年至2025年間推出兩款電動摩托車,在亞洲、歐洲與日本市場銷售。放眼未來,本田集團正根據市場環境、應用與技術演進,思考著可交換電池之外的選擇。
2.通勤EM(輕型電動機車)與EB(電動自行車)–
目前EM與EB占全球電動摩托車市場的90%以上(約5000萬輛),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,EM或EB被消費者拿來當成一種便捷的日常交通工具,預計全球EM/EB需求量將不斷擴大,Honda自2022年起至2024年底計畫在中國、亞洲、歐洲與日本市場,推出5款更精緻且實惠的EM/EB車款。
3. FUNEV(休閒娛樂用途電動摩托車)–
不只在通勤領域,Honda還將在FUN休閒娛樂領域積極推動電氣化,在2024年至2025年間Honda將運用目前正在開發的FUN EV平台,在日本、美國和歐洲推出三種大型電動摩托車款,我們也會投入新世代電動摩托車平台研發,將騎乘時的操縱樂趣傳遞給下一個世代的年輕消費者。

但是近年來,各國政府獎勵環保措施的EV電動機車普貼政策、環保法規與基礎充電設施等,對Honda摩托車的需求影響甚鉅。Honda把目標放在未來5年內實現年銷量達到100萬輛電動摩托車,2030年達到年銷量350萬輛電動摩托車(佔Honda二輪目標年銷量約15%比率)。
針對這種情況,本田將繼續致力於ICE(內燃機)引擎的進化,並將加速摩托車電動化過程,作為Honda未來環保戰略的主軸,目標訂在2040年實現所有摩托車產品的碳中和,Honda將繼續維持摩托車同業之間的環保領導者高度。
電動摩托車製造效率最佳化

Honda將透過搭載ICE(內燃機)引擎的摩托車平台革新,深耕更有競爭力的電動摩托車製造技術,其中扮演關鍵腳色的三個主要零件技術–「電池」、「PCU動力控制模組」與「馬達」,將是Honda新世代電動摩托車平台的致勝核心。透過最佳化製造效率來即時回應消費者需求,Honda將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,帶給電動摩托車消費者等同於Honda電動汽車「移動的喜悅」。

在這其中,熱門的次世代「固態電池」在電動車進化論中、屬於攸關成敗與技術領先的革命性零組件,本田集團將積極利用自身資源,將開發中的全固態電池導入到Honda摩托車產品。
充電樁建設與共享電池規格標準化

發展充電基礎設施與規範電池標準、是攸關電動車產業成敗的兩項關鍵,本田集團正投入充電基礎設施發展(充電樁涵蓋路網佈置與建設),同時擴大共享電池可觸及的範圍。簡單說明如下:
1.擴大電池共享–
在摩托車的主要市場之一的印尼,本田集團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,經營移動電源組(MPP)與匹配的車輛進行電池共享,此刻正在巴厘島發展共享電池服務業務。
在印度市場,本田集團計劃於今年內開設電動三輪出租車(嘟嘟車)的共享電池服務業務,並與其他亞洲國家建立共享電池的規格標準化。
在日本市場,2022年4月透過ENEOS Holdings Co., Ltd(新日本石油控股)與國內四家摩托車製造商(Honda, Kawasaki, Suzuki, Yamaha)聯合成立了Gachaco Inc.(換電聯盟),目的在為電動摩托車提供統一規格的共享電池服務,並開發電動摩托車的基礎設施。Honda同步在2022年秋天展開摩托車共享電池服務。
2.電池規格標準化
在日本,四家日本摩托車製造商(Honda, Kawasaki, Suzuki, Yamaha)基於JASO TP21003(公益財團法人日本汽車工程師協會標準技術論文=TP) 21003—「二輪電動摩托車可更換電池指南」的統一規格組成「換電聯盟(Gachaco Inc.)」共識。
在歐洲,Honda參加了SBMC電池聯盟(電動摩托車與小型電動汽車的可更換電池聯盟)。
在印度,Honda正在與合作夥伴公司合作,以標準化可更換電池。
軟體領域的強化

為了進一步提升電動摩托車的附加價值,本田集團目標已從傳統的「硬件銷售」為主的業務範圍,轉變成為結合軟硬體業務的公司。
Honda將透過子公司Drivemode進行軟體開發(例如:手機行動App),創造電動摩托車與互聯網領域的嶄新價值。具體而言,到2024年,本田集團將持續提升電動摩托車使用者的用戶體驗(UX),透過App即時推播功能選單來提供「最佳路徑」、「充電或共享電池站點」、「安全駕馭引導」與「售後服務支援」等。依序運用在即將上市的通勤EV電動摩托車款。
未來,我們將努力構思出一個屬於Honda使用者的跨界互聯網平台,連接各種Honda與Acura產品,而不僅限於電動摩托車業務。透過自家的軟體開發公司來改變行動用戶體驗,目的在讓每個人的駕駛行為更智能、更安全,創造本田集團的零傷亡交通事故願景。
Honda參加第28屆ITS智能交通系統年會

本田集團於2022年9月18至22日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 28 屆 ITS世界大會(ITS World Congress),這場國際級商展目的、在於解決各種交通疑難雜症的ITS(智能交通系統)研發與實際應用成果,近年來更努力實現碳中和。
Honda此次展覽的主要內容為:
1.努力實現「交通事故零死亡」
本田集團努力的目標定在2030年底前,將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半。這關鍵發想包含:
1.1「Honda SENSING 360」全方位感應以覆蓋車輛周圍的盲點,避免與其他車輛和行人發生碰撞,減輕駕駛者的駕駛負擔。更多Honda SENSING 360請參閱Honda情報No.2相關報導。
1.2「Honda Drive Data Service」利用,透過解構車輛駕駛的行為數據與位置信息,加以分析與評估交通環境的互相干涉,例如頻繁的煞車點在哪裡。簡單來說,這屬於大數據資料鏈的服務,目的在透過程式化識別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地點,進而透過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來降低交通事故的風險。
1.3「道路危險狀況監測系統」再利用,藉由Honda與周圍車輛(包括摩托車)共享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攝影鏡頭,當檢測到危險道路狀況時,例如道路表面低窪塌陷或道路施工,目的在通過相關場所前能引起用路人注意,提升整個社會的交通安全質量。
ITS現場展出本田技術研究所再Level3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過程中,所積累到的知識與祕訣。
2050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零的未來技術研究。這關鍵發想包含:
1.4「理解人類行為的技術」,分析駕駛時大腦活動與危險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,解構真正的錯誤因素,讓導致事故的人為錯誤為降至零。「Honda參與高齡駕駛者研究」請參閱Honda情報No.45相關報導。
1.5「增強駕駛能力的HMI人機界面」,根據每位駕駛員的狀況和交通場景提供適當的駕駛支援,透過影子駕駛來減少行車時的人為操作失誤,增加獨自一人駕駛時的安心信賴感受。
1.6「行人侵入車道警示」,通過車輛與行人的溝通,向行人傳達危險訊息,防止行人忽然跑出人行道的功能;系統所偵測到因路邊停放車輛所導致「視野遮蔽」的行人相對位置,也會同步發報告警提醒周圍車輛注意。
上述六項功能透過安全可靠的網絡通信技術,根據每位交通參與者的狀態與交通場景提供適當的信息,目的在實現「沒有人為碰撞」所導致的交通事故環境。
2.努力實現碳中和
2.1「Honda Mobile Power Pack e:」,可在多種EV電動產品載具之間共享的可拆式電池組,以模組化、統一規格來增加EV電動產品線之間的共享電池相容性。更多資訊請參閱Honda情報No.24相關報導。
2.2「Honda Fuel Cell Systems」,Honda與GN通用汽車GM共同開發的新型氫燃料電池系統,低成本與使用週期長是最大特色,可串聯或並聯系統來增加輸出功率,目的在擴大氫氣的運用,提供EV電動車或服務據點(展示中心與保養廠)潔淨的電力。更多資訊請參閱Honda情報No.34相關報導。
Honda N-WGN小改款日本發表

本田集團於9月22日在東京發佈小改款N-WGN日本上市的相關訊息,與N系列誕生10週年推出的新品牌「N STYLE+」、特別仕樣車「STYLE + BITTER」一起在9月23日星期五,同步進駐全日本的Honda Cars展示中心,並舉辦店頭發表會。
N-WGN目的在追求上下班通勤、上學與購物等,日常情況下可舒適自在地使用,在日本K-Car輕型汽車市場創造出典雅時尚風範;標配Honda SENSING智慧安全主動防護系統,更為K-Car輕型汽車級距樹立了安全基準。N-WGN寬敞的內部空間、容易使用的行李廂空間變化與車艙收納機能等,更廣受顧客好評,是一部能對應每個人生活基準的入門小車。
在這次小改款中,Honda SENSING加入新功能「無預期加速抑制(防暴衝)」首次出現在Honda汽車,萬一誤把油門當煞車踏板踩的時候(異常駕駛行為),車輛加速會受到抑制,並發報告警聲響與儀錶警示圖示來提醒駕駛者,提升駕駛安心信賴感受。
在外觀方面,N-WGN Custom推出更運動且更有存在感的細節設計,廣受好評的N-WGN標準版則新增全新車色(峽灣霧珍珠漆與烈日白珍珠漆)。
「N STYLE+」系列第三彈作品,「STYLE + BITTER」特別仕樣車更進一步運用金屬鍍鉻外觀與碳黑色內裝,展現出N-WGN STYLE + BITTER相對其他K-Car更為別緻、冷靜與成熟的世界觀。更多N系列資訊請參閱Honda情報No.8相關報導。
全新第6代CR-V美國上市

美國本田9月13日宣佈:全新的2023年式Honda CR-V將在9月22日進駐全美Honda汽車展示中心,初期提供1.5升VTEC Turbo渦輪增壓車型,緊接著在10月推出Hybrid混合動力車型。CR-V是自1997年以來、歷經1/4世紀的美國最暢銷的都會型跨界休旅車(America’s best-selling crossover),全新2023 CR-V建議售價自31,110美元起(EX車型)。
註2:文章中的美國市場售價(2022/06/22揭示)乘以新台幣匯率換算之後,建議乘以1.6~2.0倍數(業界粗估計算方式),這樣比較接近實際新車抵台之後的交易價格。請勿直接以即時匯率按計算機比較,而誤會美國車賣得比較便宜。直接換算匯率並不具備參考價值,1.6~2.0倍數源自業者在海外購買新車辦理進口之經驗,加上運費(陸海或陸空運)、進口關稅、政府部門有關新車審核檢驗與倉儲等相關費用、與代辦業者利潤等。另因美國各州法律不同,美國人有些更需繳交最多近50%高額所得稅,美國市場環境與台灣截然不同。
註2:近期國際車廠受晶片缺料影響,導致車輛供需問題浮現,美國與台灣市場的熱門車款賣到零庫存、甚至暫時停止接單更是近一年來的常態,一車難求的影響範圍更擴大到中古車銷售,惜售或加價購買更是美國人的消費常態,導致註1所提及的初估換算倍數有增加的情況,美國車市何時能恢復常態還無法判斷,博達汽車的Honda情報會持續為你追蹤報導。
全新Pilot TrailSport在美國險峻地形測試中

北美Honda熱銷的大型7人座SUV車款Pilot,即將迎來第4代全新車款,美國本田在9月14日率先公佈幾張照片,確定「以陪伴你與摯愛家人一起探索人類文明的可及之處,拜訪世界之巔」的「Pilot TrailSport」車型,將入列在全新大改款的Pilot車系編成之中。
這是美國本田繼大型5人座SUV車款Passport在小改款2022年式時推出Passport TrailSport車型之後,再度強調Honda SUV車款「可靠的越野能力」。更多Passport TrailSport資訊請參閱Honda情報No.18相關報導。
全新Acura Integra奪下「Wards十大引擎與傳動系統獎」

全新Integra搭載1.5升VTEC Turbo渦輪增壓引擎(200匹馬力/26.5公斤米扭力),奪下9月27日公佈的「Wards 10 Best Engines & Propulsion Systems十大引擎與傳動系統」殊榮。
Wards 10 Best評審委員暨資深總監試過全新Integra之後這麼說:
「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駕駛過像這樣動力反應直覺敏銳地,與手排變速箱緊密連接的高轉速四缸引擎了」「這讓我回到了Honda S2000的時代…」。
「這款Integra引擎反應敏捷快,轉速攀升速度快,在每個檔位都能提供飽滿的扭力,讓你可以輕鬆地慢慢開,問題是你願意嗎?…」。
更多全新Interga資訊請參閱Honda情報No.34相關報導。
美國本田9月份銷售報告

伴隨著北美地區供應鏈問題逐漸改善,美國本田Honda與Acura在9月份合計售出79,354輛汽車,這是自今年5月以來的最佳成績。

Ridgeline皮卡車款更以4,144輛創造了有史以來最佳的9月份銷售數據,出清中的第5代CR-V也來到22,205輛。CR-V Hybrid、Accord Hybrid再加上少部份的Insight,將銷量推升到創造本田電氣化車型最佳9月份的8,859輛(已占美國本田汽車11%銷售比率)。全新HR-V月銷售來到8,435輛,傳統三廂轎車Accord在SUV商品的環伺之下仍售出11,123輛。
圖示為2023 Ridgeline Sport with HPD Package。

Acura品牌在2022年9月售出8,182輛,改寫2022年4月以來的最佳單月成績,銷售主力4,086輛為熱門的豪華7人座SUV車款Acura MDX(占49.9%銷售比率)。
全新Integra以1,540輛引領Acura品牌向年輕世代扎根,「性能」與「精緻」口碑已在市場傳開,幫助Acura品牌印象回歸精密製造的原點。
即將推出的Acura TLX Type S PMC車型,將是高性能製造中心生產的第五種車型。
圖示為2023 Acura MDX Type S。
看完Honda對2輪(摩托車)的未來展望,你是否和我一樣期待未來8年的產業變化呢?博達汽車Honda情報會持續為你帶來更多產業面的深度報導,請持續保持關注我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