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:夏金剛 圖片:Honda Motor Co., Ltd
這一天,住了七百五十戶人家的光明村,發生一件大事。
一輛嶄新的汽車,緩緩行駛在村子的小道上。
那是1915年,就算在東京或大阪,汽車也十分罕見,更何況在靜岡縣。
整座村都沸騰了,村民沿路圍觀,小朋友更樂得追在汽車後頭跑。
其中一個名叫本田宗一郎的男孩,用手沾起車子漏出的機油,湊近鼻尖做了深呼吸,那股濃烈的氣味,瞬間讓他感動莫名,他忍不住把機油塗抹在身上,幻想自己是辛苦造出這台機器的人。
或許是耳濡目染,他身為鐵匠之子,本就著迷於器械,待親眼看到汽車後,那份悸動更讓他確立了未來的方向。
9歲的他,當然不知道在七十幾年後,自己會和汽車大王亨利福特,也就是這台車的製造者,平起平坐。
本田宗一郎,Honda汽車的創辦人,終其一生都在追夢,而且他精力旺盛,劍及履及,若放在今天,也是像伊隆馬斯克那樣的奇人吧?他們都習慣先訂出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,然後全力以赴。
譬如Honda開始製造摩托車沒多久,他便劍指素有摩托車奧運之稱的曼島TT賽,選擇與德義英法同台較勁。
他的核心理念是:「爭得世界第一,才是日本第一。」
但是,等他到英國實地考察後才發現,自己根本痴人說夢,西方列強的摩托車領先日本太多太多了。
不過,他並沒有氣餒,反而點燃了熊熊好勝心。
他日以繼夜的改善引擎,從望塵莫及到奪下錦旗,沒想到只花了三年。
到了1966年,Honda甚至包辦了全球五大國際賽事的冠軍,睥睨群雄。
挾帶世界第一的威名和技術,Honda大舉攻佔海外市場,美國的哈雷Harley-Davidson,英國的凱旋Triumph,雙雙中箭,含淚讓出銷售寶座。
美國總統詹森就曾當面告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:「貴國的本田,簡直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。」
至於東南亞市場就不用說了,Honda早已經成了摩托車的代名詞。
同樣的,當本田宗一郎將心力轉向汽車時,也往F1一級方程式賽車而去,且參賽第二年就在墨西哥F1拿下首座分站賽冠軍。
此一勝利,意味著Honda的造車技術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,成為首屈一指的汽車引擎製造商。
1989年,麥拉倫McLaren搭載Honda引擎出賽。本田宗一郎承諾巴西車手「洗拿Ayrton Senna」,保證讓他贏得比賽。
果不其然,麥拉倫車隊蟬聯三年F1王位,洗拿也成為一代車神。
至此,在賽車領域的表現,已毋庸置疑,而1972年的一項發明,連競爭對手都樂於靠向Honda。
當時,美國制定出新版空氣污染防治法,俗稱馬斯基法,規定汽車廢氣污染物排放量需降至現在的1/10,所有車廠都認為太過嚴苛,束手無策,唯獨本田宗一郎找到解方,成功研發出CVCC環保引擎,獲得國內外一面倒的好評。Honda慷慨允諾對外公開技術,於是,世界汽車大廠如福特、克萊斯勒、豐田、五十鈴紛紛前往Honda研究所取經,一同邁向節能減碳的綠時代。
1980年,ASM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為表彰他對汽車科技的卓越貢獻,頒發「荷利獎章」,成為繼亨利福特之後,唯二獲獎的汽車工程師。
又過九年,本田宗一郎更成為第一位入選汽車名人堂的東方人,他和福特的雕像,並陳在世界汽車的最高殿堂。
一個僅有國小學歷的修車工,靠夢想征服了世界,他的故事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,本田宗一郎於1991年逝世,即使離開人間,但影響力依舊,每當人們看著Honda,彷彿就能獲得某種勇氣或啟發,因為本田老爹會笑瞇瞇的告訴你,永遠不要忘記The Power of Dreams。
乘著夢想飛翔,讓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好。
接下來,讓我們多聊聊本田神話!